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南气北输工程”管道穿越黄河一次成功
发布时间:2013/5/24 8:20:07  点击:次  【打印】【关闭

   “出来了,成功了!”428日上午958分,在集团公司重点工程“南气北输”管道穿越黄河现场,随着操作员最后转动操作柄,一根直径在40厘米左右的输气管线从泥土中冒出了头,现场人员不由得发了了一阵欢呼。
  
“创纪录了!”中原油建穿越工程处经理何勇告诉我们,刚刚完成的这次穿越施工是整个工程中输气管线穿越黄河主河槽的部分,全长达到3075.02米,而这一长度也成为目前国内一次性管道穿越施工中最长的,标志着中原油建在穿越施工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在位于山东省东明县菜园乡的黄河边上,负责这次“最长穿越”施工现场指挥的李刚介绍,为完成“最长穿越”,首先要从黄河河床之下20米的深度打通一个“地道”。但三千多米的距离要一次打通,需要的定向钻机费用太高,为了实现“效益施工”他们采取了从黄河两岸分别开钻,在黄河之下进行对接的施工方案。这对打钻的准确性提出了极高要求,“误差不能大于20毫米。”李刚说,为了实现两边钻进的“河底握手”,他们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安排专人24小时对两岸钻井进行参数监测,相互调协、随时调整钻进角度和坐标,最终确保了对接一次成功。
   
随着对接的成功为整个穿越施工打开了关键瓶颈。之后,他们对钻开的河底通道进行了扩张,使“地道”直径由250毫米增加到550豪米,至此,为长达3000多米的输气管道从河底穿越扫清了障碍。
    3000
多米的输气管道重量达到300多吨,如此的重量如何保证其能一次顺利从黄河彼岸从河底之下20多米的“地道”拖回来呢?项目执行经理张勇介绍,他们自有“妙招”。为了减少数千米管线与地面的摩擦力,他们在现场挖出了一条3000多米的水渠,将管线“漂”在水渠中,减少摩擦力70%,为管线的回拖提供了条件。
      
回拖的关键是要控制好平衡,李刚介绍,随着重达数百吨的管线入地,河下的“地道”内的爱力平衡处于动态之中,必须根据监测数据调整管线回拖的速度,和旋转速度。“是个耐心活。”李刚说,有时1小时只能拖动数米。
      
“施工结束后,将看不出这里曾创出过全国之最。”何勇说,一次性超长穿越,由于在地面之下,是一种环保的施工技术,能够有效保护黄河河道和河槽的完整和生态环境。